国学大师杨炯
杨炯,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出生于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其生平充满了才华与荣耀。年仅十一岁时,就被举为神童,并在显庆六年(661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一职。此后,他历任崇文馆学士、詹事、司直等职务,其政治抱负和文学造诣都得到了认可。
然而,在垂拱元年(685年),他因涉嫌参与徐敬业的起义而被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在天授元年(690年),他回到洛阳宫中习艺馆继续学习。在如意元年的秋季,他被迁往盈川县令,此时他的吏治以严酷著称,最终在任上逝世。
杨炯以其边塞征战诗闻名,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这些作品展现了他对国家功绩的赞颂和战斗精神。尽管他的其他作品未能脱离浮艳之风,但他的文学贡献仍然受到推崇。他所作赋、序、表、碑等50篇,以及对王勃的评价,都显示出了他对文风改革的支持和理解。
杨炯的一生,是一个才子与政治家的交响曲,他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着深远影响,而且在当时文化艺术界也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为后来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虽然今天我们只能看到部分遗存,但依然能够感受到这位国学大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