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联的风帆杨炯引领未来
杨炯(650年-692年),唐朝诗人,以边塞征战诗著名,其作品如《从军行》、《出塞》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但自称“耻在王后,愧在卢前”。他于显庆四年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历任崇文馆学士、詹事、司直等职位,并曾因参与徐敬业起兵被降官。天授元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改任盈川县令,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杨炯的文集不多,但其作品深受赞誉,《旧唐书》本传盛赞其《盂兰盆赋》的雅丽之词,而《四库全书总目》则认为其词章瑰丽,不止此篇。此外,他对当时文风改革有着重要影响,与其他“四杰”共同反对宫体诗风,主张骨气和刚健的文风。在诗歌发展史上,他的作品以突破齐梁宫体为特色,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