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嗣环的国学堂MP3下载耳畔尽是古韵悠长
林嗣环,清代福建晋江人,以文学著称于世。明万历三十年(1607)生,七岁即能属文,文章峭奇卓绝,考官疑为他人代笔,不得售。遇挫不气馁,发愤攻读。在崇祯十五年中举人,在顺治六年登进士第,为大中大夫持简随征,便宜行事。调任广东琼州府先宪兼提督学政。
林嗣环非仅博学善文之名吏,更是一位刚正廉洁、勤政爱民的清官。他性耿介多惠政,如禁锢婢禁投充等,为民除害受百姓爱戴。在封建官场污浊之境,他洁身自爱实有悲剧意味。当藩王府派员言事,他把他们拉下马各打三十大板,被诬告落职后仍获释升官。
林嗣环“不善为官”,却因刚正不阿赢得百姓爱戴。其《屯田疏》减轻役赋,被二藩诬告,但因不肯同流合污而成名。经历磨难,无意仕途客寓杭州,最终贫死,其族侄标光始访得其著作四册改葬御屏山麓。
林嗣环一生立法益民,如禁止雇用奴婢、捉人充军等措施深受民心所向,却触犯了一些腐败的官员,被莫须有的罪名陷害被革职充军边疆后遇赦归乡。他在杭州湖畔流亡时期,与钱牧斋等文人结交,以诗酒自遣,最终病逝西湖边。这位曾经在朝堂上抗争的清风亮节人物,其遗骨几经辗转终于安葬故乡安溪,而他的故事至今仍让后世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