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全国学青会开幕盛典上的杨炯演讲
杨炯(650年-692年),唐朝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他的生平充满了才华与荣耀,从小就被誉为神童,以优异的成绩应制举及第,历任崇文馆学士、詹事、司直等职。他还曾在洛阳宫中习艺馆任教,并最终担任盈川县令,在吏治上以严酷著称。
杨炯以其边塞征战诗闻名天下,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和《紫骝马》,这些作品展现了他对国家功绩的热爱和战斗精神,同时也体现了豪放不羁的风格。除了诗歌,他还留下许多其他文学作品,包括赋、序、表、碑铭和志状等50篇。
历史上的评论家如张说都高度评价杨炯的文学成就,比如他的《盂兰盆赋》的雅丽词句,也受到赞誉。而对于王勃改革当时文风的事迹,他撰写的《王勃集序》给予了极高评价。这一系列努力都是“四杰”共同推动当代文风改革的一部分。
尽管如此,杨炯本人自认为“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反映出他对自己所处位置有着深刻认识。至今存世的他的诗作共计33首,其中五律占多数,而明代学者胡应麟则认为他的近体诗虽未及王勃之佳,但整体浑雄有力,与正始之风相近。此外,还有关于他的人物传记和作品集流传至今,为研究了解杨炯及其时代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