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巨匠秦昭襄王嬴稷的历史足迹公元前325年前251年秦国开创者
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一称秦昭王,嬴姓,赵氏,名则,又名稷,是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在战国时期担任了秦国的君主。早在公元前307年,他的父亲去世后,与其弟争夺 throne,并最终成功登基。在位期间长达四十多年,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他统治期间,继续推动了秦国的扩张,最著名的是决定他与赵国命运的大战——长平之战,这场战争发生于他的晚期。
在他统治初期,由于母亲宣太后的影响力巨大,她实际掌控着政权,而外戚魏冉作为宰相,以其强大的威势让整个国家都感到震撼。魏冉推荐了一位杰出的将军白起,对三晋、齐、楚等诸侯国进行了一系列胜利,将河东和南阳从魏国手中夺取过来,还包括楚都郢城(今湖北江陵西北)的征服。
然而,在他的第四十一年,他听从了范雎的建议,从宣太后和魏冉的手中夺回了权力,并任用范雎为宰相。这标志着他开始采纳“远交近攻”的策略。此外,在他的晚年的某个时候,他又大败赵军并取得了对西周公国的胜利,这些成就奠定了未来统一六朝战争胜利基础。
最后,在他的五十六岁生日那天,即公元前256年的某个时候,昭襄王悄然离世,其遗产留给后人至今仍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