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世界历史故事 > 黄梅戏卖油郎徐志远音乐工作者的灵魂之声

黄梅戏卖油郎徐志远音乐工作者的灵魂之声

在山区的童年里,徐志远对音乐的渴望如同呼吸一般不可或缺。中学时,他便开始了自己乐器的探索,从二胡到口琴,再到笛子,每一件都成为他理解音乐世界的一扇窗。他曾经用竹笛作伴,与蛇为友,在那个闭塞的环境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音符。“当时喜欢做竹笛,下放时还喜欢抓蛇,抓住后把蛇皮剥下来蒙胡琴。”那份纯真的热情,如今已被岁月铸就。

虽然身处偏远,但徐志远的心灵并不孤单。在岳西剧团,他意外地发现了自己对音乐创作的天赋。从鼓手到作曲家,他一步步走上了黄梅戏这条不平凡的道路。在21岁那年,他已经能够独立完成小戏的创作,包括编曲和指挥。这股自信源源不断,将他带向更高层次——上海音乐学院戏曲作曲进修班。

1981年,那里的学习氛围让徐志远深感压力与荣幸。他师从何占豪、刘如曾教授,不仅学术上有所收获,更重要的是在那里形成了一生的使命:“要把中国音乐搞好。”毕业后,他选择回归故土,继续追随自己的声音,为黄梅戏注入新的生命力。

1991年的《红楼梦》是他作品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那时候,他在为这部剧谱写音乐时,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如何给它注入时代感。他的答案是将电声音乐与淮剧元素巧妙融合,使宝玉黛玉间的心理活动更加生动。这部作品获得了文化部第二届文华音乐创作奖,而《秋千架》的问世则进一步展现了他的创新精神和艺术实力。它以娱乐、喜剧性为特点,将黄梅戏与西洋歌剧、百老汇结合,让传统艺术焕发新活力。

除了舞台上的贡献,徐志远也是一位学者。他著有多篇论文,如《黄梅戏通论》、《试论程长庚对京剧音乐的贡献》,并参与编撰《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等工作。在他的眼中,黄梅文化既承载着吴楚质朴之美,也需要适应多元化时代,用个性化的地方特色去创新,以迎接挑战。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年轻人重拾对传统艺术的情怀,并致力于通过创新来维护民族艺术的地位。

作为一名杰出的黄梅戲音樂工作者,其代表作品遍布舞台剧、影片电视剧以及儿童剧等领域,其中包括《红楼梦》、《秋千架》、《风雨丽人行》、《孔雀东南飞》等。此外,还有多次获奖作品,如文化部文华大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这些成就证明了徐志远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更是一个推动传统艺术发展的人物。

标签:

猜你喜欢

世界历史故事 明朝监察司法制...
回想起明朝的辉煌,很多人耳熟能详,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朱元璋,他开创了一个强盛的朝代,但他出身贫寒,懂得人民的苦难,因此在位期间推行严格的廉...
世界历史故事 吴襄传明末辽东...
在那遥远的明末,辽东总兵吴襄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忠诚,被尊为英雄。然而,他的一生也充满了坎坷与悲剧。在崇祯四年的“大淩河之役”中,吴襄因逃亡而导致全...
世界历史故事 明朝灭亡后谁当...
在明朝的历史篇章中,朱元璋不仅以其坚定的意志和深厚的人民情怀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更是通过一系列制度改革,让明朝得以巩固和发展。其中,他对监察与司法体系的构...
世界历史故事 在三国演义中土...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以其深邃的历史背景、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战斗场面而闻名遐迩。罗贯中的这部杰作不仅描绘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动乱局势...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