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炳新在河南豫剧三团现代戏的自然场景中全场亮相
我,孙炳新,出生于1947年的方城县清河小金庄村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尽管家境艰难,但我儿时的精神世界却异常丰富。在夏夜乘凉和冬日晚饭后,我父亲经常讲述《黄天霸》、《武松打虎》等故事和传说,这些听来如痴如醉,让我的童年充满了想象力。
1960年的一次偶然机会,我参加了南阳戏校的招生考试。当面试老师问我是否会唱歌时,我自信地回答:“会!”随即在场上高声演唱了一首《好》,这正是改变我命运的那一刻。面试老师被我的嗓音所打动,认为我有着成为戏曲演员的潜能。
在南阳戏校学习期间,我接受了系统化的戏剧训练,不仅掌握了唱腔、乐谱,还学习了文化课。我对戏词和乐谱记忆无遗,即便是基础功练习,也让我感到轻松自然。一年之后,我被分配到刚成立的原南阳地区曲剧团。
当初加入剧团时,我并不以为自己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一位普通的小演员。我先是在幕后的字幕工作中起步,再逐渐担任龙套角色,每一次登台都让我兴奋不已。
60年代末期,在曲剧《智取威虎山》的重要角色的支持下,我开始走红,并在多部作品中担任主角,如《红色娘子军》、《龙马精神》、《龙江颂》,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不久,一举成名,我的名字遍布整个南阳地区,并逐渐闻名于省内外观众之中。
70年代末,当古装戏风潮席卷而来时,即使曾经风靡一时的样板戏也无法阻止我的脚步。我重新投身古装表演,以崭新的姿态再次登上了舞台。这一次,是以主角身份扮演李慧娘,在邓州首次亮相,更是获得了数千人的热烈掌声与赞誉。
除了本地公众,对我的艺术才能给予高度评价外,从周口、平顶山、洛阳以及湖北、陕西、山西等地,都有大量粉丝向我致敬,有人甚至通过写信或悄悄送上鸡蛋和鞋子来表达他们对我的喜爱与尊重。
作为河南省第一届戏曲大赛的一等奖得主,以及国家一级演员称号得者,从十几岁起就开始参与重要角色,最终未能离开南阳的心愿,是因为这里是我成长的地方,这里培养出优秀教师,这里拥有一群热爱并支持我的观众。我深知自己应该归属这个地方,而不是去其他的地方寻求更高的地位或更多荣誉,因为这是最贴近心灵的地方,没有比这更适合艺术家的根源所在。此外,被选为参加省党代会及人代会议也是极大的荣幸,但只有不断努力,为家乡的事业贡献力量,以此回报社会,将继续尽力为大家带去更多精彩表演,同时希望看到南阳曲剧事业再次焕发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