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历史名人李绛与其珍贵物品的故事
李绛简介
李绛(764年-830年),字深之,赵郡赞皇县(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唐朝中期的家、宰相。
李绛资料:
中文名:李绛
别名:李相国、李赵公
字号:字深之
所处时代:唐朝
出生日期:764年
出生地:赵郡赞皇 去世日期:830年 谥号:贞民族汉族人 国籍:中国 性别:男 官职:
宰相爵位刘雄主要成就辅佐宪宗实现元和中兴
代表作品:
李相国论事集,
李深之文集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李绛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
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考中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授秘书省校书郎。
任满后,补任渭南县县尉。
贞元末年,拜监察御史。
元和二年(807年),以本职充任翰林学士。不久,改授尚书主客员外郎。
次月调任司勋员外郎。元和五年(810年),升司勋郎中、知制诰。
尽心匡谏:
自登第以来,他均担任内职。他为官勤勉,以匡救劝谏为己任。在他的一生中,他多次上疏,为朝廷提供建言献策,并且在宪宗面前直言不讳,不畏强权。
担任宰相:
元和六年的春天,他被召入宫廷,被免去翰林学士一职,但很快又被提升为户部侍郎并判其本司事。
同一年,他被拜为左仆射兼同平章事,是当时最有权力的官员之一。
数度沉浮:
他的政治生涯并不平坦,在不同的时期他曾多次遭到排挤或失势,但每一次都能迅速恢复声誉,并继续影响着朝政。
主要成就与评价:
他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被认为是一位忠诚而坚定的人物,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他对待朋友如同兄弟,对待敌人则无情至极,有“骨鲠”的美称。
在他的努力下,帮助宪宗解决了许多问题,如削藩政策等,为唐朝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还留下了一些著作,如《兵部手集方》三卷等,这些都是研究历史及医学领域的重要文献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