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女驸马伴奏徐志远仿佛在夜的怀抱中轻声歌唱诉说着岁月的长河
在山区的童年里,徐志远对音乐的渴望如同星空般璀璨。他自学乐器,初试竹笛、口琴、笛子,不久便掌握了基本技巧。青春期,他偶尔抓蛇取皮以护胡琴,这种天生的才华与创造力早已被他所显露。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逐渐沉浸于演出世界,对黄梅戏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岳西剧团的门庭若市中,徐志远意外地成为一名鼓手。尽管并非出自本愿,但他的音乐才能和热情让他在剧团中迅速崭露头角。
21岁时,他不仅能独立完成作曲,还为小戏配器指挥,为演员们带来了欢乐。这股力量驱使他继续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当机会到来时,徐志远毫不犹豫地报考上海音乐学院戏曲作曲进修班,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安徽唯一的一名学生。
师从何占豪、刘如曾教授,他深受他们严谨与卓越之风影响。在那里,他认识到了肩负起推动中国音乐发展的大责任,并最终放弃留校机会返回故乡,将专业知识融入黄梅戏之中。
1991年,《红楼梦》舞台剧问世,这部作品是徐志远重要创作之一。他在其音乐创作上探索时代感与创新,在《秋千架》的成功后,更证明了他的无限潜力。这种结合地方特色与国际元素的尝试,使得黄梅戏焕发新的生命力,被誉为“前卫”的代表者。
同时,作为学者,徐志远致力于研究和传承 黄梅戲文化。他著有多篇论文,如《黄梅戲通論》、《試論程長庚對京劇音樂的貢獻》等,并担任多个重要编纂工作,以确保这份宝贵财富能够传承下去。而他的主要作品包括《紅樓夢》、《秋千架》、《風雨麗人行》等,以及多部影视剧歌舞作品,其贡献获奖丰硕,是当代黄梅戲艺术家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