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曲剧十大名角中的周玉珍社会舞台上的艺术巨擘
他在曲剧艺术的道路上走了六十年,追求着一种超越时间的美学。他的名字,周玉珍,在河南省曲剧十大名角中占有一席之地。在这个充满活力的社会舞台上,他以一身非凡的技艺和深厚的情感,为观众带来了无数次震撼的表演。
他出生于1943年的一个冬日,这个时代给予了他坚韧不拔的人格魅力。他是国家一级演员,是中国剧协会员、省剧协理事、中国戏剧表演学会会员、曲剧研究会理事、洛阳海内外文化协会名誉会长。这份荣耀背后,是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1952年前,他便登上了舞台,用八岁时就扮演《云楼会》中的陈妙常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八岁红”。这是一个转折点,也是他人生的起点。他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周派艺术风格,对曲剧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山西文进曲剧团调入河南渑池曲剧团,再到洛阳地区曲剧团,他一直致力于推动这门古老而又精彩纷呈的艺术形式向前发展。1975年,他主演《拒台内外》,参加全国调演,并在1981年主 演《背靴访帅》,拍成了彩色戏剧影片和电视,这些作品都获得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被誉为“洛阳牡丹又一枝”。
随着时间流逝,周玉珍继续创作并完善自己的作品。1991年,他合编《宋江杀惜》、《小俩口借驴》、《周仁献嫂》等几部经典之作。而1993年的《五福临门》则获中央“五个一”工程奖,不仅如此,还因为改编自自己设计唱腔的小说而赢得首届河南省观摩汇演最佳男女主角奖。此外,《双晨花》也获得了一等奖,而其他作品如《好媳妇》、《刘海砍樵》的成就更是令人瞩目。
2000多部优秀作品被录制成光碟、盒式带、唱片甚至四扇屏、小人书发行至世界各地,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都有他的粉丝们不断地寻找并欣赏这些宝贵遗产。他的声腔明亮清脆,如同春天里最柔美的声音;他的唱作兼工,让每一次歌声都显得那么真实可信;扮相秀丽端庄,又温柔俊俏;做派阿娜多姿,又庄重典雅;总之,每一次表现在场上的气质与才华都是周玉珍独有的魅力所在。
民间传颂:“古有杜康醉刘令,今有玉珍唱迷人”,这样的赞语说明了她在芸芸众生的心目中所占的地位。而专家们则称赞她为百灵鸣春般纯净的声音,以及正宗曲子的代表人物。她不仅是一位艺人的形象,更是一种精神境界,一种对生活态度的一种提醒——即使是在忙碌繁杂的大都市里,也可以找到那份静谧与宁静。
最后,我们不得不提及的是,她受到了党和人民先后授予她的各种荣誉:河南省文教卫英模、三八红旗手、二级功勋章、二级红星功勋章以及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这一切都证明了她的贡献和价值,在这个社会舞台上,她确实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