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五朵金花中的程学勤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传统艺术的海洋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自幼生长在黄梅戏故乡安庆市怀宁县农村,当地农民自发组织的各种黄梅戏团体的演出和农村中传唱的黄梅音调及丰富的民歌,给童年时代的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和情感的熏陶。
从六岁起,他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在上中学时,他每天晚上都坐在门口听安庆市民众黄梅戏剧团排练,一直到散场。他不仅聆听,还在二胡上下功夫,十二三岁时即自学学会拉二胡,并且自己动手用皮做了一把二胡。
1954年,他被民众黄梅戏剧团招进团从事主胡演奏。1955年,他遇见了著名黄梅戏作曲家时白林,这次相遇激发了他写作曲的心愿。由于没有接受过专业音乐学院系统学习,程学勤只能一边工作一边自学乐理和黄梅戲系统知识结构,但他的热爱和勤奋使他很快胜任了作曲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1984年的《渖婿招婿》、1988年的《公主与皇帝》以及1990年和1992年的《山乡情悠悠》、《桃花扇》,分别获得了一等奖、作曲奖、“金鹰奖”、“飞天奖”等国家级奖项。这一切成就都源于程学勤对传统文化深厚的情感与对创新艺术形式不断探索的心态。他坚持“继承传统、发展传统,以时代新面貌、新姿态展现给观众”的创作宗旨,使得他的作品既有老牌风格,又具现代魅力,为百姓喜闻乐见,是他最高追求的一种表达方式。
程学勤的人生旅途充满了挑战与机遇,但最重要的是,那份对音乐无尽热爱,以及他一直坚持不懈地为打造更美好的 黄梅戲世界而努力,这些都是我们应该铭记并致敬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