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世康隋朝名人在自然的篇章中
韦世康,隋代官吏,以京兆杜陵为家,出身于名门望族。祖父韦旭曾任北魏南幽州刺史,父亲韦夐则是一位隐士,在北魏、西魏、北周时期先后十次被征召,但他始终坚守隐居生活,不愿仕途。这种性格特点深刻影响了儿子韦世康。
韦世康命运多舛,却沾染了家族的光辉。十岁便被选为州主簿,二十岁左右又担任直寝,并封汉安县公,其地位显赫。在宇文泰看中,他娶了宇文泰之女,与宇文氏称帝后,这女儿被封为襄乐公主,使得韦世康成为驸马爷。
有才貌,被提拔至沔州、硖州刺史。在武帝消灭北齐后,为安抚原北齐地区百姓,将司州总管长史之职交给他,他完成任务不仅稳定当地秩序,还赢得官民爱戴。
随着尉迥叛乱在相州一带爆发各地动荡不安,当时丞相杨坚对 韦世康说:“汾阴、绛州一带,是过去周齐边境,一向动荡不安。这次尉迥叛乱,这里难免受到影响。我就把那里交给你,你替我好好守着吧。” 韦世康到达绛州担任刺史,他德高望重,绛州官吏百姓都愿意服从,没有生变故。他本想退休,但因朝局复杂而忧虑,最终继续留下。
回到朝廷后,又先后担任礼部尚书和吏部尚书。他以低调生活节俭著称,对待人谨慎且善于美化别人的功绩,而不是自己。他虽有选拔贤能职责,却不接受私下请托,只提拔德才兼备者,因此深受大家赞誉。
母亲去世後,他辞官守孝,但杨坚没等他守满期,就让他上任。最终再度辞官归养老母,从此不再仕途。但隋文帝仍旧尊崇其才能和品行,让他留在朝内做吏部尚书至死前夕。当年天下共设四处总管,其中荆州总管由异姓的 韦世康担当,此乃荣耀最大之一时刻。此外,他品行端正,有孝友之心,在家兄弟皆成大器时,更是支持他们并分赠遗产予其,也获得众人敬仰与赞扬。
(结语) 韦 世 康 在 隋 朝 多 次 辞 官 一方面是性格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身份与前朝关系密切,加上对未来的一种忧虑。不过,无论如何,他都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物,同时也是一个谨慎求退的人,由此形成了完美君臣关系。这样的作风在那个时代真是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