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世界历史故事 > 明清皇帝施政如同神明为民至深中国朝代年份表见证其英明治国

明清皇帝施政如同神明为民至深中国朝代年份表见证其英明治国

古代帝王,心怀治国之志,皆重视君民关系。他们自称“民之父母”,意在缩短与百姓的距离。儒家思想对他们影响深远,他们既敬天又敬民,既畏天又畏民。在有机会时,要以身作则,向民示好。

明清皇帝竞相倡导节俭,实践孔子的“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明太祖朱元璋最崇尚这一理念,他平日穿旧衣、马皇后亲缝补衣裳,是节俭的典范。明成祖朱棣虽袖子破了仍穿,不仅如此,还塞进去,又露出来,大臣赞叹不已。他说:“我不是没有新衣,只是每次换都要洗过多次,所以衣服洗过多次还穿。”他也记得先皇后勤俭如斯,可以做子孙榜样。

明英宗教导大臣:“我穿衣随便,即使布衣,也认得我这个天子。我在宫中,不摇扇子酷暑,不生火炉隆冬,是学了《尚书》《四书》,懂得了‘修身、齐家、敬天、勤民、用人’的为政之道,所以这么做的。”

清朝也有几位皇帝比明朝更会节俭,如雍正帝常抓桌上饭粒饼屑吃,有教育大臣要珍惜五谷;道光帝常穿打补丁衣服,让京城旧衣铺涨价;光绪帝也曾穿补过的衣服。

虽然贵为帝王,但穿破烂衫似乎有些不近人情,如明成祖坐在京城右顺门,将露出的衬衣破旧袖子反复塞进去,有些作秀之嫌。而道光修一条裤需3000两银,这样或许还是直接买新服装更合算。但是像 明太祖和康熙这样的君主,却能从大处着眼,他们倡导的是一种从宏观层面来进行节约和减少浪费的理念,而非简单地追求个人奢侈生活。

另外,从接近百姓体察民情方面来说,明太祖秉持“为政以得民心为本”的观念,他曾亲自巡视护城河疏通工程,看见一个赤裸体力劳动者,便立即命人给予锄头,并斥责监工吏加害于农夫。此外,他早年目睹贫苦百姓尤其鳏寡孤独之人的艰难生活,便下令扶贫,让官员访贫问苦,为无衣无食者发给月供,为无房者提供住所。他认为,如果人民流离失所,那就是他未尽到治理国家责任。

标签:

猜你喜欢

世界历史故事 明朝最厉害的监...
在那古老而又强大的明朝,朱元璋的统治不仅建立在军事上的威慑力之上,更依赖于他精心设计的监察与司法制度。这个制度如同一座坚不可摧的城堡,它严格地守护着国家的...
世界历史故事 南诏国被元朝灭...
在那段遥远的明末时期,吴襄(?-1644年)以江南高邮为家乡,他的故事与辽东总兵的职位紧密相连,更是吴三桂之父。崇祯四年的大凌河战役中,吴襄在赴援时仓促逃...
世界历史故事 明朝的史实朱元...
在1382年的深秋,朱元璋对明朝的未来感到担忧,他深知作为一位新建立的皇帝,将要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潜在威胁的政治环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消除任何可能对...
世界历史故事 中国历代王朝有...
在明朝的晚期,东林党是一群以江南为中心的士大夫和官僚构成的集团。这个集团由名叫顾宪成的人创立,他曾担任过吏部郎中的职务,东林党从成立到明朝灭亡,一共经历了...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