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东睿在自然的怀抱中讲述株洲教育科研网与芯片产业的完整故事
在这条充满挑战的技术创新之路上,范东睿以一颗热忱的心,不懈地追求着他的梦想。他曾说:“每一步都经历了要死的状态”,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更加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今天,我们将跟随范东睿一起,探索他如何从一个学数学出身的人,在中科院计算所开始了他的芯片设计之旅,并最终创办了北京中科睿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二十年前,当范东睿和几个同龄人刚到中科院计算所时,他们对高端芯片逻辑设计、物理设计一无所知。但他们没有放弃,而是在李国杰院士的鼓励下,开始了他们的学习之路。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他们逐渐掌握了必要的技能,最终研发出了中国最早期高处理性能众核芯片——SmarCo-1(Godson-T)。
在2009年的HotChips会议上,这款64核的高端众核处理器与各大国际巨头产品同台亮相,被评为“全球十大服务器处理器”设计之一,为中国在全球众核处理器结构研究领域赢得了一席之地。这不仅是一次荣誉,也是中国自主可控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然而,科学家转型为企业家并不容易。尽管面临种种挑战,但范东睿依然坚持下来,他认为让技术成果有用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在2014年,他成立了北京中科睿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和首席科学家。此后,该公司实现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并获得“海淀高科技高成长20强”的称号。
现在,范东睿正致力于推动“信息高铁”计划,这是一个旨在突破美国规划的‘信息高速公路’技术体系制约,以符合中国国情的一项重大工程。“信息高铁”计划强调数据处理吞吐量和服务保障,与传统的‘信息高速公路’不同,它更注重数据流畅性和稳定性。目前,他们已经完成了一套从芯片到数据中心、高通量产品线,并在深度学习、高通量音视频处理等场景开展示范应用。
随着5G智能物联时代的到来,对网络连接并发与计算载荷将会提升10000倍,“信息高铁”计划正成为国家关键产业支持的一个新方向。这不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一项国家战略意义重大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范东睿表示希望能够真正把创新型产业应用打通,从底层基础设施到平台软件,再到应用服务,将其全部打通,以此作为对国家最大贡献。
对于未来,他说:“现在希望通过‘信息高铁’建设,把创新型产业应用从底层基础设施、平台软件再到上层服务全部打通。这可能是我能为国家作出的最直接贡献。”可以预见,无论未来的道路多么艰难困苦,只要有这样的信念,就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让自己的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