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人物帖木儿
1336年,帖木儿出生于撒马尔罕以南的碣石(今沙赫里萨布兹)。他的祖先曾做过察合台汗的大臣。父亲死后,他继承了碣石的一名封建城主。
在中古汉语末期近代汉语之“入派三声”的时期,帖木儿被翻译为tiè木儿或tiēmuér。在文化意识上倾向波斯文化。1353年,朱元璋投奔郭子兴起兵反抗元朝;1362年,帖木儿率兵起义,与蒙古人作战。
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从明洪武二十年(1388年)起,帖木尔希望与明朝建立军事同盟,与中国建交。他多次遣使结盟明朝,并成功实现了这一目标。
1396年,帖木尔扣押各国使节、包括明朝与奥斯曼帝国使节,以宣战开始第二阶段的国土扩张。1402年的安卡拉战役中,他大败奥斯曼帝国并俘虏其苏丹“闪电”巴耶塞特一世,使其帝国成为了从帕米尔高原到小亚细亚、阿拉伯半岛的大帝国。
传说他是突厥人,在1362年的起义中受伤成为瘸子,被敌人称为跛子帖木尔。他通过婚姻关系巩固政权,将西察合台汗国公主纳为妻妾,并称驸马。此后,他杀死了西察哈台汗侯赛因,并建立了自己的帝国内河中的所有贵族都来朝觐他,但他无缘无故地处死了一位蒙古贵族,这导致哈吉害怕离开了河中,最终遭遇暗杀。
秃忽鲁帖木儿很赞赏这位年轻人的才智,在返回伊犁时留下其子也里牙思火者为河中长官,并任命他为辅臣。当察合台汗任命另一位埃米尔别吉克在他身边掌握最高权力时,他们决裂并投奔内兄迷里侯赛因。在迷里侯赛因征服巴达赫尚时,他们一起帮助过对方。这段经历之后,他们返回阿富汗,在昆都士附近重新组织军队,然后再进河中,一支察合台军企图阻止他们前进,但他们打败敌军继续前行解放渴石城。最终,他们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但仍然需要一个傀儡君主来维持形式上的合法性。
首先恢复西察合台汗国的秩序与版图,再将东察合台汗国纳入麾下,然后征服波斯和花剌子模。1393年,他征服伊尔汗国和阿富汗;随后北上进攻金帐汗国。但由于外族叛乱发生,一改方向将征服目标转向周围各国。他师法成吉思汗的屠城策略,将叛乱之萨拉伯卡屠城,以及维持同样的策略远征印度,最著名一战是与白帐汗国的脱脱迷失汗于昆都尔察(古比雪夫)河谷大战,彻底击败金帐汗国。
经过四十余年的征战生活,即便在生命最后几月里,也没有停止对世界进行影响和改变的心愿。不过,由于健康原因,他不得不减少活动范围,对外政策也逐渐由其他手控制。但即便如此,那些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如他的孙子巴布爾,都不能逃避提及这位伟大的领袖及其巨大的贡献。而且,就像许多历史上的英雄一样,无论是在政治还是个人层面上,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地标性的事件留给我们思考和研究——他的生平是一个展示勇气、智慧以及坚韧不拔精神混合体的人物形象,是一种激励未来的力量源泉,而不是仅仅是一段过去的事实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