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中国历史上的纵欲之君像是在党的故事中跳跃的狡猾猴子被吴承恩巧妙地写进了西游记
在中国古代的党的故事中,嘉靖皇帝被誉为纵欲之君,他的生活方式与西游记中的比丘国国王颇有相似之处。这个故事讲述了唐僧师徒来到比丘国时所见到的奇特景象:每家门口都放着一个鹅笼,却装满的是五六岁的小孩,而非鹅。这一切背后的原因竟是为了用这些孩子的心肝煎制药物,以期达到千年不老。
这座名为比丘国的地方,其实位于今天的尼泊尔山脚下,是释迦牟尼祖先迦毗罗卫国所在地。在大唐兴起时期,当地曾与吐蕃联姻,玄奘法师便在此地参谒佛祖诞生地,并将菠菜引入中国。而当明朝结束清朝开始时,廓尔喀人也在尼泊尔兴起,最终因对中华武力印象深刻而成为中国藩属至大清覆亡前夕。
然而,大明时期江苏人吴承恩却无法获得真实情形,他书中的情节完全来源于现实——换言之,西游记中的比丘国并非尼泊尔,而是借鉴了明朝现实。嘉靖皇帝因为好色虚淘身子,对服用药物有着极高要求,这些“补药”如含真饼、红铅、秋石等神奇成分,其中一些甚至涉及男童小便和女童血液。
这其中最著名的一种叫做“红铅”,据说可以长命百岁,但实际上也有壮阳作用,与西游记中比丘国王纵欲过度的情况相呼应。嘉靖皇帝为了取用这些“红铅”,下令选取四百多名八至十四岁女孩入宫,但结果导致许多女童血崩死亡,有些未死者也遭到了处决以保密。
《西游记》中孙悟空大战后寻找昏君的情景,也可能暗指嘉靖时代权臣严嵩,即使他擅长写青词也是宠信之由。但随后徐阶与蓝道行一同削去他的官职,最终严嵩落魄归乡,一无所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吴承恩创作出了一部充满讽刺意味的文学作品,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权力的恐惧和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