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的物品揭秘皇帝的短命与百姓的长寿
在《坐天下很累》这本书中,作者张宏杰提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观点:中国古代皇帝的平均寿命比普通百姓短18岁。根据统计数据,历代皇帝共有209人,他们的平均寿命仅为39.2岁。与此相比,中国古代人口的平均寿命如果去除夭折率高的初生儿死亡因素,可达57岁。因此,可以推算出皇帝们相对于普通百姓早逝了大约18年。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皇帝们享受了更好的生活。在实际情况中,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不确定性。首先,从健康状况来看,皇帝们普遍活得较短,而且身体状况也差于常人。这一点可以从两宋和明朝的一些历史人物身上得到印证。在宋朝,有一位名叫成化年的成化帝,他在四十岁左右就去世。而明朝中的光宗登基仅一个月,就因疾病而去世,其虚弱体质可想而知。
其次,非正常死亡(如被暗杀、意外等)在皇家家族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研究表明,在所有历代王朝中,只有339人是正常死亡,而其他172人则是非正常死亡,这个比例远高于其他社会群体。
最后,不同于一般民众,由于承担国家重任和压力巨大,加上生活节奏快、决策紧迫的情况下,一些君主可能出现了心理或精神问题。这类事件在史书记载中屡见不鲜,如南北朝时期宋朝第六位皇帝前废帝刘子业,因荒淫残暴被认为有极端的心理问题。
总结来说,即使我们考虑到夭折率高的人口不计入计算,我们仍然发现中国古代君主们比普通民众要短暂许多年。此外,他们还面临着健康问题、非正常死亡风险以及潜藏的心理困扰,这些都让他们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最不幸群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