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大师杨炯
杨炯(650年-692年),唐朝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他的生平充满了才华与荣耀,从小就被誉为神童,以优异的成绩应制举及第,历任多个职位,最终因严酷的吏治而闻名遐迩。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称,其作品如《从军行》、《出塞》等,展现了他作为国之栋梁、士兵的豪放气概和战斗精神。
在文学创作上,杨炯不仅擅长边塞诗,还有所谓“赋、序、表、碑、铭、志、状”等50篇文章,其中《盂兰盆赋》的雅丽词藻尤受赞赏。他对王勃文风改革表示支持,并撰写了《王勃集序》,深刻评价其改革文风的贡献。在当时,与其他三杰并称,他自谦于卢照邁超越自己,而耻于居王勃之后。
尽管生前未能留下完整的文集,但后世对他的影响依然深远。明代学者胡应麟认为他的近体诗虽未及王勃之佳,但整肃浑雄,是正始体裁的一大代表。此外,《旧唐书》记载他有30卷文集,《郡斋读书志》则记载20卷,但至今已失传,只有一些零散作品流传下来,如明万历中收辑成10卷附录一卷,以及崇祯间张燮重辑13卷。
总结来说,杨炯不仅是唐朝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他坚持骨气刚健,不畏浮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