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奇闻严嵩反对奸臣钱宁燕易王出山辅政顺应自然变局
我曾经听闻,明朝有一位名叫严嵩的大臣,他的政治生涯似乎充满了反复无常和矛盾。据说在他刚入仕途时,并非奸臣,而是对奸臣深恶痛绝。他为了避免与当时权势赫赫的奸臣为伍,便借故回乡照顾父母,一直躲藏十年。
传说中,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喜欢用“十”这个数字来代表某种极致或完成,比如“十大风景”、“十大建筑”。即便如此,严嵩仍旧被认为是明朝权倾中的前列之一。
当严嵩六十一岁那年,被任命为首辅时,正值明世宗嘉靖之年。就在这期间,皇帝遭遇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情节。一位宫女杨金英带领其他几名宫女企图杀害嘉靖,但由于慌乱,他们没有成功,只好逃跑,最终都丢了性命。这次事件让嘉靖变得非常谨慎,从此长期居住在西苑万寿宫,不再像以前那样露面。当时唯一陪伴在皇帝身边的人除了方士外,就是严嵩。此后,他开始施展威权,每份奏章都需要准备两份,一份给皇帝,一份给他自己审阅。这样一来,无论是溜须拍马还是敢于直言,都能得到相应的结果。
最令人震惊的是,严嵩善于巧妙地迎合皇帝的心意。他要提拔某人总是在先训斥,然后再通过巧妙的手段求情,使得提拔率几乎百分之百。而对于想要陷害人的事,他则会先夸赞对方,再不露声色地寻找机会攻击,让皇帝亲自下令处置,这样就显得既有理又手腕高超。
然而,说到严嵩一入仕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奸臣,这也是冤枉他的。在最初阶段,他并不想成为那种人物,即使后来也未必完全是一贯如此。他甚至因为无法忍受当道奸臣,与钱宁、江彬这样的个人保持距离,以至于连他们都不愿意与之共度一日。
关于这些人物,我们不能不提及明武宗正德皇帝。那是一个15岁的小男孩,当上君主却不得不处理繁琐而深奥的事务,比如奏章等。但他更喜欢玩耍和享乐,因此设立了豹房,在那里享受各种娈童歌女以及珍奇犬马。在这里,还有一个人叫钱宁,被收养为义子并且负责引进番僧教导武宗秘戏,以及参与其它荒淫无厌的事情。然而,这一切也最终导致了他的覆灭,因为有人揭发他的罪行,而这背后的关键人物便是江彬。
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你可以看到尽管有些人可能从未打算成为坏人,但环境和体制往往决定着人们如何行动。在一个好的体制下,或许那些原本想避开争斗的人能够安然生活下去,而那些真正想要作恶的人将难以找到机会实施他们的计划。这才是我所理解的一切,也是我希望看到的一种未来:建立一个公平、透明、保护好人而惩罚坏人的社会系统——这是远比捣弄任何个别官员更加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