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奇闻严嵩反对奸臣钱宁的故事穿越自然之谜到中国近现代史网
我曾经听闻一个关于明朝奸臣严嵩的故事,他一开始并非奸臣,反而是痛恨奸臣。为了避免与当时的奸臣为伍,他借故回家守孝,在老家躲了十年。这段时间里,他在心中默念着:“中国人干什么事都愿意以十为限。”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他在权谋游戏中能排上前茅。
然而,命运似乎有意考验他的坚持。当时的皇帝明世宗嘉靖突然遭遇了一场惊吓,一位宫女杨金英带领几个宫女企图杀害他,但最终没有成功,这让嘉靖变得非常谨慎,从此不再住在原来的位置,而是长期居住在西苑万寿宫。只有严嵩陪伴着皇帝,随后得到了他的宠信,却也大肆滥用权力。
百官必须准备两份奏章,一份正本,一份副本,只有经过严嵩审查过的副本才能交给皇帝看。这样的体制,让那些溜须拍马的人能迅速升迁,而敢于直言的人则要遭受惩罚。严嵩还善于巧妙地迎合皇帝的心意,无论提拔还是陷害,都几乎可以预见结果。他会先说几句好话,然后悄无声息地从侧面攻击,将其陷入困境,最终由皇帝亲自下令处置。
然而,对于严嵩的一生,我们不能只看到最后那部分。如果我们回顾他最初进京之时,那是一个充满抱负和纯真之年的青年,他对待权谋并不热衷,更不想成为那种被人厌恶的人。在那个时代,有两个名叫钱宁和江彬的人,他们同样追求权力的欲望,以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最终走向了背叛。
武宗继位后,与江彬及钱宁等人的关系尤其密切,但他们之间的情谊并未长久。一次偶然间的事故,让武宗差点丢掉性命,被江彬救起后,武宗感激涕零,把江彬收作干儿子,并让他掌管四镇军队,使其风光无限。而钱宁,因为被发现勾结南昌的宁王,为了一己私利牵连国家,也因此落得个凶多吉少的下场。
就在这个时候,严嵩因为不愿与这些奸臣为伍,又借口父母丁忧,不辞而别回到老家,躲了十年。在那个年代,没有一个完美的地方,每个人都需要选择自己的道路。而且,即使是像严嵩这样的人,也难逃历史的安排,最终还是成为了明朝的一个著名奸臣。但如果我们去深究一下他的崛起,是不是真的就那么简单?
有一次,由于嘉靖准备把生父兴献王牌位放进太庙,但群臣反对,这让他感到非常不高兴。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最初跟随众议,但是当发现皇帝改变主张之后,他立刻转变立场,并精心策划牌位入太庙的大礼。这一次做法终于赢得了嘉靖的心,就连通常“抠门”的嘉靖,也特意赐给他金币。此外,当祥云出现的时候,他又通过《庆云赋》来表达自己的喜悦,这种表现赢得了更多赞誉。
还有的时候,当夏言拒绝穿戴香叶巾(一种标志性的道教服饰)时,因为这是一种象征长生不老、道家的装扮,而夏言认为这是非正式服饰,不适合大臣穿戴;但为了讨好皇帝,每次出现在宫廷中的时候都会穿上香叶巾,以及官帽,再加上轻纱覆盖,以便显示出来给予赏识。不过即便如此也不伦理,只要是得到嘉靖认可的事情,就算是不合适也是好的,所以夏言最终因轻慢侵上的罪行被革职,而60岁高龄下的严嵩却接替相位成为首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