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余派老生包丹庭票友的传统魅力
其父虑及丹庭幼年体弱多病,遂引导他在十岁时拜文武老生王福寿为师,学习武功。每日清晨,丹庭便从大安营寓前往王宅进行长时间的练功训练,历经数十个寒暑。除了基础功夫之外,王老师还教授了昆腔《探庄》、《雅观楼》,并且授予了《别母乱箭》、《对刀步战》以及皮簧《战潼台》、《镇澶州》等剧目。在光绪二十九年的那一年,即1903年,他考入了位于琉璃厂的五城官学堂,并于初年供职于陆军部。
随后,他曾任禁烟局专员,并兼任金石书画、彝鼎瓷器鉴定的工作,为北京富绅所敬仰。在1914年的第三年,他加入了樊棣生创办的春阳友会票房,与松介眉合作演出了《别母乱箭》,在东小市浙江慈溪会馆上演。此外,他与乃师合演了《对刀步战》,在前门外三里河织云公所上演。此后,他加入了溥侗主持的言乐会,与曲家赵子衡、赵子敬、钟秋岩、袁寒云等人共同表演。
他还向程继先和曹心泉等诸多名家请教艺业。在1918年的七年间,该言乐会多次在宣武门外江西会馆举行彩演,其中包括丹庭独自表演的《探庄射灯》,以及与袁寒云合作的《惨睹》(饰程济)等。他也曾与红豆馆主合 演皮簧之《镇澶州》等剧目。当1929年红豆馆主重组言乐会时,他们再次合作,在北京和天津地区多次上演了一出叫做“搜山打车”的戏,这一次丹庭饰严振直一角。
在1922年的十一月份,当第一舞台赈灾义演中彩排时,他以优异表现获得赞誉,并得到了侯峻山的一场特别授课,即以《八大锤》这出剧授予他的角色。在1931年的第二十周年纪念日的时候,由于家庭原因,大安澜营老宅被迁出,而新居则建造在地安门外什刹海后的南岸。两三年之后,也就是1933年的二十二周年纪念日的时候,焦菊隐邀请他担任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教师,以四部京剧——金山寺断桥宁武关雅观楼——为教学内容。他教授这些技巧极具魅力,每当有人观看,就能通晓其中奥秘,如同说故事一样吸引人。
梅兰芳、尚小云、雪艳琴、赵啸澜和叶盛兰都曾向他求教过。抗战期间北平沦陷后,因为未能继续仕途,只能成为北京国剧学会昆曲研究会顾问,并应尚小云之请教授荣春社学生们如何唱一首叫做“别母乱箭”的京剧。这场教育活动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这个期间内,还有杨慕兰(近云馆主)、顾森柏祝宽等业余曲友也向他学习艺术。而1954年,那位传奇性的艺术家最终因病去世,在生命旅程上的最后一页落下帷幕,而他的名字至今仍然让人铭记,不仅是因为他的才华,更是因为他留给梨园界无尽的人脉关系和深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