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梅兰芳两位大师之间的成见深似海犹如十个历史典故成语中那沉甸甸的千斤重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鲁迅与梅兰芳两位大师之间的深仇大恨,犹如十个历史典故成语中那沉重的千斤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事情要从1933年说起,那一年英国戏剧家萧伯纳访华,上海文化界名人云集,而鲁迅与梅兰芳在欢迎聚会上同桌吃饭,却形同路人,从未交谈。这一见面的机会被偏见和误解所阻隔,使得两位文化巨人失之交臂。
鲁迅对京剧的批评和讽刺是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在他的杂文和通信中,他多次提到梅兰芳,并用嘲讽的话语表达自己的不满。例如,在《社戏》一文中,他形容京剧为“咚咚敲打、红绿晃荡”,并认为其象征艺术不足。他还公开讽刺梅兰芳,用词刻薄,让对方难以接受。
最让梅兰芳无法忍受的是,鲁迅在几篇文章中直接指名道姓地对他进行挖苦。1924年,鲁迅在《论照相之类》一文中说:“中国最伟大最永久的艺术是男人扮女人……因为从两性来看,都近于异性。”虽然没明确指名,但清晰可闻地针对梅兰芳。而1934年的《略论梅兰芳及(上下)》,更是直言不讳地批评了梅蘭芳和赞美他的士大夫们,将一切都变成了趣味玩物。
然而,这些批评也带有一定的偏颇,因为京剧并没有像鲁迅断言那样式微,而是在传承至今,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它依然有着大量忠实粉丝,对于这些观众来说,不管前辈如何评价,他们都将它视作国粹与文化符号。
尽管如此,由于历史上的恩怨纠葛,一直到两人去世,也未能解决彼此间的情感裂痕。如今,只剩下遗憾和叹息,为何两位大师不能就此释怀,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