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神话故事 > 资治通鉴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是我国编年史中包含时间最长的一部巨著(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资治通鉴》的内容以、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有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史记》为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春秋》为现存最早编年体史书[1] ),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内容以、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中国古代神话有哪些 乌拉那拉氏的悲...
作为满清八旗世家的乌拉那拉氏,在清朝历史上曾经多次与皇室联姻,创造了三位成为满清皇帝的皇后的传奇,其中包括后金开国的皇后阿巴亥、雍正皇帝的嫡妻孝敬宪皇后,...
中国神话故事有哪些? 清朝12位皇帝...
为了维护皇帝的神秘形象,常常会掩盖一些事实。比如,皇帝的死亡原因。在清朝,这种情况尤为突出。通过深入研究,小编发现,清朝十二位皇帝中,有一半以上死于非命。...
女娲的尸骨有多吓人 从太平天国到改...
从太平天国到改革开放:中国近代史的跌宕起伏 一、序幕:太平天国的兴衰 在19世纪中叶,中国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革与动荡。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导致国内外矛盾激...
牛郎与织女 自建国以来我国...
自建国以来,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些成就是我们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科技进步和工业化、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探讨这些成就之前,...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