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神话故事 > 元朝末年恐怖徐光启逃离战乱的小站稻田故事

元朝末年恐怖徐光启逃离战乱的小站稻田故事

元朝末年,徐光启逃离战乱的小站稻田故事。清代之前津南地区的屯田种稻,为小站稻的种植奠定了基础。在宋、辽对峙时期,何承矩提出了在“缘边”(今津南一带)屯田种稻的想法,这个想法在宋太宗时代得到了实施。在元代,直沽之沿海口一带继续进行了屯田。

明代,对于天津开荒种稻有更大发展。明成祖朱棣派遣功臣亲兵,大批移民到津南开荒种稻。而弘治元年(1488),丘浚提议华北滨海平原皆可广行水利,化斥卤而为良田。万历二十五年(1597)春,户部奏天津巡抚万世德关于天津开田事宜:查得天津沿海一带胶河水淡,可树嘉禾,并谕远近军民人等各自备工本尽力开种。

汪应蛟任天津海防巡抚时,他见葛沽、白塘口诸田尽汙莱,因此认为地无水则碱,但得水利润。他于万历二十八年,在白塘口、葛沽两处募民实行军垦民种5000余亩,其中水田2000亩,每亩最高收四五石。此后陆续开发了津南地区各处。他们采用的是江南围田耕作办法,以“十字围”命名,这些围子均在海河右岸,其周围主干渠挖到5米深,以利排涝和降低地下水位,同时利用海河潮汐进行灌溉。

徐光启因修历书,被朝臣所不满,因此他来到天土,从万历四十一年至天启元年(1613~1621),先后四次屯田,并将其心得总结于《农政全书》中。他分析近海重碱之地初开时不宜稻,因为洗碱不够,最终完成了南稻北移。这对于京师和辽东战场都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后金在辽东加紧争战,百万难民流入关内,而再度出现了屯 田热潮。张慎言提出天 津屯 田 奏 议,将此作为一种重要的国策。此外,还有卢观象、董应举等人也参与其中,他们试办“屯学”,既可以为国增谷,又为士子们提供学习机会,使其能够通过耕作获得功名。结果非常成功,“六百亩”变成了“四千亩”。

标签:

猜你喜欢

哲学故事 印度神话中的十...
在众多神话故事中,印度的史诗《摩诃婆罗多》是最著名的,它包含了许多关于英雄和战斗的传奇。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人类对勇气、忠诚和正义的崇拜,还揭示了战争带来的...
盘古天地 元曲四大家中的...
关汉卿简介 关汉卿,字仲温,号士美人,是中国元代著名的戏剧家、文学家。他出生于陕西延安(今属陕西省),生活在13世纪中叶。关汉卿以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
夸父神话故事内容 元朝历史中国元...
是什么让元朝成为一个强大帝国? 在1348年,黑死病横扫欧洲,导致人口大量减少,而同一时期,蒙古帝国却迎来了其鼎盛时期。这个时代被称为“元朝”,是由忽必烈...
15个短小童话小故事 体现中国优秀传...
《红楼梦中的诗韵与道德:探索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度》 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传统故事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千年的文明之光。《红楼梦》,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