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神话故事 > 建安七子之应玚生平简介

建安七子之应玚生平简介

应玚 [yáng](177-217),字德琏,东汉汝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人。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擅长作赋,有文赋数十篇,代表性诗作《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

父名应珣,官至司空掾(掾为古属官之通称)。与其弟应璩齐名,两兄弟的作品合为一集《应德琏休琏集》。 应玚初被魏王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后转为平原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玚为将军府文学(掌校典籍、侍奉文章),著文赋数十篇。诗歌亦见长。

应玚与赵淑丽、庞德恭、应德温、季叔才诸人相知。鼻方於盗削卵,性好色,轻薄耽酒,喜斗鸡。不过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应玚的祖父应奉才思敏捷,能“五行俱下”,着有《后序》十余篇。其伯父应劭博学多识,撰述甚丰。有《风俗通》百余篇。二人均是当时的儒者,而应玚的父亲应询也因其才学着名,任司空掾官职。

应玚自幼生长在这样一一个家庭 ,诗学文章自然大为长进。但因他生逢乱世,到处飘零,虽踌躇满志而壮志难酬。应玚的弟弟应璩,字休琏,也是一个文学家。他和其弟应璩在当时均被称之为汝南才子,两兄弟的作品合为一集《应德琏休琏集》。

应玚初来邺都时,曹植、曹丕都很敬重他,经常邀他和众人一起宴游吟诗,曹操闻其名,任命他为丞相掾属,后又转平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场为府文学(掌校典籍、侍奉文章)。

曹丕说应玚“和而不壮”,又称赞他说:” 常悲然有述作意,其才华足以着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可见他为曹丕所赏识。另外,同为“建安七子”的曹植也曾有《送应氏诗二首》(“步登北邙坂”和“清时难屡得”),就是送给应瑒和应璩兄弟的。

应玚长于赋,有文赋数十篇,诗作不多。代表作《待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一首,音调悲节,多写离居飘零之感。应瑒的笔下,常表现出一种漂泊流离的感叹,行文委婉和柔而缺少豪放,这可能与他饱经世故的生活经历有关。

应玚处于汉、魏战乱时期,对人民的灾难深感同情,在他的《灵河赋》、《愍骥赋》 、

《征赋》和《公宴赋》等作品中都有较深刻的反映。这些作品辞情慷慨,深刻反映了汉末社会的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体现了他企盼国家统一的愿望。

刘勰美其“学优以得之”“综其斐然之恩”。张溥云:“德琏善赋,取方弟书,文藻不敌。诗虽比肩,亦觉百一为长。”又有文质论,论文化,于文学影响颇钜,刘勰云:“应论华而疏略”,或谓其疏略於文学。然其后言文者多,语质者少,应论使然。

在魏、晋文学史上,他与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璃、刘桢并称”建安七子”, 又因同居邺中(河南省临漳县)亦称“邺中七子”。因为没在重要故事里扮演过重要角色,知名度是建安七子中最低的。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 ,应玚与徐干、陈琳、刘桢皆卒于疫疾,归葬于项。高寺镇今存“应冢”,是为应瑒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其传世之作不多,原有集,今散佚。明人辑有《应德琏集》。隋书经籍志著录应瑒集一卷。今存赋、表、诗多篇,见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女娲真的存在吗 树上鸟儿争唱展...
树上鸟儿争唱——展现友谊之美 在中国寓言故事大全100篇中,有一则关于树上鸟儿的故事,它以其独特的角度和深刻的寓意,吸引了无数读者的喜爱。这个故事不仅仅是...
大禹治水是什么意思 时光探秘解锁历...
一、时光探秘:解锁历史的奥秘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人们对历史的兴趣不减,而技术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窗口去探索和理解过去。其中,专门看历史的app正成为一种新兴...
女娲的全身长什么样 跨越时空的传说...
跨越时空的传说:十大神话故事的奇迹 太阳神与月亮女神的爱情悲剧 在古希腊神话中,太阳神赫利俄斯和月亮女神塞勒涅之间的爱情故事被广泛传颂。他们的儿子是日出和...
望梅止渴 中国神话传说中...
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神话传说成为了人们理解宇宙、自然和社会关系的一种方式。这些故事不仅体现了当时人们的观念和生活状态,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