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神话故事 > 吕不韦简介

吕不韦简介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中国战国时代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南)大商人,战国后期著名家,后位及秦相,在秦为相十三年。广招门客以“兼儒墨,合名法”为思想中心,合力编撰《吕氏春秋》,有系统性的提出自己的主张,后为先秦杂家代表人物之一。 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下令将其流放至蜀地(今四川),不韦忧惧交加,于是在三川郡(今河南洛阳)自鸩而亡。 生平 吕不韦为卫国濮阳人,在韩国阳翟经商,因“贩贱卖贵”而“家累千金”。 吕不韦在赵国都城邯郸经商时,偶然结识秦国公子,留于赵国的人质嬴异人(秦庄襄王) ,认为“奇货可居”,决定帮助嬴异人返回秦国,后将赵姬送给嬴异人,生下一子嬴政,并资助嬴异人千金,助其返秦。为了让异人将来可以登上王位,他拿出五百金送给异人,作为日常生活和交结宾客之用;吕不韦又用另外五百金购买奇珍异宝,然后亲自带去秦国,以讨好太子安国君和其夫人华阳夫人(见《史记·吕不韦列传》)。华阳夫人膝下无子,吕不韦透过其弟与其姊说服华阳夫人收异人为义子,华阳夫人再说服安国君立异人为子嗣,如此可使华阳夫人避免在年老色衰下失宠。华阳夫人接受了这个说法,并亲自接见异人。因华阳夫人是由楚国嫁来的贵族,吕不韦采取“乡情攻势”,事先教异人穿楚服,说楚语,加上异人本身的应对得体,华阳夫人果然大为感动,令异人改名“子楚”,收为义子;又说服安国君立子楚为子嗣。如此一来异人变为安国君之嫡子,其在秦国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前251年,秦昭襄王嬴稷薨,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秦孝文王,立一年而卒,储君嬴子楚继位,即秦庄襄王。 拜相 前249年,秦庄襄王以不韦为相邦,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同年,东周君与诸侯谋秦,吕不韦奉命诛杀东周君,灭东周国。 三年后(前247年)秦庄襄王病故,嬴政继位,即后之秦始皇。嬴政年方十三岁,尊不韦为“仲父”。 吕不韦执政后,推行下列政策:开疆拓土,夺取韩赵魏大量城池,使秦国成功分割东方六国为南北部分,为统一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广纳人才,吕不韦广招门客,为秦国蓄积大量人才。加强基础建设,兴建郑国渠等水利工程,促进秦国农业生产。推行文化建设,招揽门客编写吕氏春秋,并公布于咸阳门市以彰显其权威性。 吕不韦常与太后私通,后因恐祸及己[3],竟以其一食客嫪毐,伪成宦官,献给太后,且甚得太后专宠,太后与嫪毐生下二子。 前237年,秦王政发现太后与吕、嫪奸情,不但有私生子,更传出秦王政也是为吕不韦之子。后先诛嫪毐,再毒杀母亲赵氏与嫪的私生子,并软禁母亲赵氏,却没有杀死吕不韦。 流放 前236年,秦王政将吕不韦流放于蜀。赐敕书一道:“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吕不韦不能自安,饮鸩。 吕氏春秋 吕不韦生前“招致天下游士”,有鉴如荀况及其学生,都喜欢着书立说以名扬天下,吕不韦因而授意他的食客编撰《吕氏春秋》,写成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万言。书成之后,吕不韦自觉《吕氏春秋》已经包含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因此对该书充满信心,并将它公布在咸阳城门,上面悬挂着一千金的赏金,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吕不韦声言若有人能对《吕氏春秋》增删一字的话,赏千金,竟无人改之,此即“一字千金”之由来。其实,之所以无人改之,乃惧怕吕不韦之权势,绝非无可改之。

标签:

猜你喜欢

关于节日的故事 中国神話中的女...
在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中,女性角色不僅仅是被動的對象,她們往往扮演著主導、智慧和勇敢等多重面貌。這些傳說中的女性人物,不僅展現了強烈的人格魅力,更深刻地反映...
经典民间故事大全免费阅读 明朝宫廷生活中...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朝是由朱元璋建立的一个强大的王朝,但它的兴衰曲折也是令人瞩目的。特别是在明朝中叶之后,皇室成员频繁出现早逝的情况,这引起了人们对“为...
牛郎织女的故事简介 蜜桃熟了三重甜...
第一部分:蜜桃的成长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小村庄里,有一片被称为“甜蜜园”的果园,那里的每一棵树都生长着美味的苹果和葡萄,但最引人注目的却是那些挂满了红色、黄...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100篇 北周为什么要禅...
权力交接:揭秘北周禅让杨坚的历史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禅让制度曾经是封建王朝继承政权的一种常见手段。北周时期,皇位的传递也遵循了这一制度。在这个过程中,一位...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