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神话故事 > 大宋朝赵普是怎么死的

大宋朝赵普是怎么死的

赵普(922年-992年),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徙居洛阳,北宋赵匡胤时期的宰相,北宋著名的家。显德七年(960年)正月,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以黄袍加于赵匡胤之身,推翻后周,建立宋朝。乾德二年(964年),任宰相,协助太祖筹划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赵普虽读书少,但喜《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对后世很有影响,成为以儒学治国的名言。

早年经历

赵普,祖籍幽州蓟,曾祖父是唐末任三河县令,祖父赵全宝,在唐末任澶州司马,父赵迥,五代时任相州(今河南安阳)司马。后唐时期,幽州主将赵德钧连年征战,家国不宁,赵普之父赵回不堪战乱,族迁居常州(今河北省正定县),后晋天福七年(942年),又迁至洛阳。赵普为人淳厚,沉默寡言,当地的豪门大户魏员外很欣赏他,将女儿许配给了赵普。

后周显德元年(955年)七月,赵普被永兴军节度使刘词辟为从事,与楚昭辅、王仁赡同僚。刘词死后,上遗表向朝廷推荐赵普。

赵普为官经历

显德三年(956年),柴荣用兵淮上,赵匡胤攻下滁州,宰相范质奏请任命赵普为军事判官。赵弘殷在滁州养病,赵普朝夕侍奉药饵,赵弘殷于是以宗族的情份来对待他。淮南平定后,调赵普补任渭州军事判官。赵匡胤领任同州节度时,征召他为推官;赵匡胤移驻宋州后,又上书朝廷任他掌。

显德七年(宋建隆元年,960年)正月元旦,传契丹勾结北汉入寇。宰相范质仓促之间派赵匡胤率军北征,兵行开封东北四十里之要道陈桥驿时,赵普等人为赵匡胤谋策,托故不行,将赵匡胤灌醉,然后以杏黄龙袍加身.发动陈桥兵变。赵匡胤在既成事实面前,从后周幼主恭帝手里接过“禅位”书,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

宋太祖即位,行赏,继续使用后周宰执范质,王溥以及魏仁浦为相,以维系旧官员之心。石守信、高怀德等得到晋升要职、赵普辅佐有功,任为谏议大夫,并充(当)枢密直学士。二李叛乱的平定,从献策亲征之意义上来说,赵普之功显著。遂迁以兵部侍郎、枢密副使之职。

赵普又向赵匡胤献策“杯酒释兵权”,献策有功,建隆三年(962年),晋赵普为枢密使、检校太保。乾德二年(964年)任命赵普为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后又赐宰相给赵普,赵普任宰相后,皇上把他看作左右手,事情无论大小,都向他咨询以后决断。乾德五年(967)春,加封赵普为右仆射、昭文馆大学士。

赵普仗着赵匡胤对他的恩宠以权谋私,太宋祖对赵普的恩宠渐渐疏淡了,开始下诏参知政事与赵普交替掌印、领班、奏事,来分夺赵普的权力。不久,把赵普调出京师任河阳三城节度、检校太傅、同平章事。

赵普怎么死的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宋太祖驾崩,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赵普再次被任用,并再度出任宰相。端拱元年(988年),赵普三次上表请求罢官,宋太宗勉强依从,任命赵普为西京留守、河南尹,仍旧兼任太保兼中书令。淳化三年(992年),赵普三次上表以年老多病,请求告老。

皇帝派出使者快速前来安抚慰问,并加太师衔、封魏国公,享受宰相待遇,让他在家中养病。是年七月十四日病卒于洛阳,终年七十一岁。赠尚书令,追封真定郡王,谥忠献。次年二月,葬于洛阳邙山。真宗咸平初,追封韩王。二年八月,诏赵普配飨宋太祖庙庭。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民间故事有哪些10个 一床之下一夫多...
在现代社会中,一夫多妻制不再是主流婚姻模式,但它仍然存在于某些文化和法律框架中。这种制度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家庭结构,其中一个男性与多个女性结婚,或者至少有性...
女娲补天的故事完整版 一夫多妻不会吃...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和我的朋友们围坐在一起,讨论着最让我们好奇的问题之一——一夫多妻制。这个话题似乎总能引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反应,有些人认为这是对爱情自...
哲理小故事 一品二品三品免...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我们总是追求着更高层次的生活品质,无论是在享受休闲时光还是提升知识水平。今天,我就要给大家一个惊喜——一品二品三品免费看!这不仅仅是...
亡羊补牢的意思 2022年真实...
一、奇葩动物园员工误将狮子放还给公园 在2022年的一次意外事件中,一名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因疏忽,将一只雄性狮子误送回了野生保护区。据报道,这名员工在处理动...

强力推荐